主要是书(没有影音)总结
2024年,我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读书上。不用豆瓣,也没有注册新的网络书影音平台,我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把每本读过的书记在一个Hobo Weeks的空白页上,好处是随手可以翻查,缺点是没法一键输出看看到底读了多少本。搬到纽约之前靠着温哥华的图书馆读了大把台译侦探小说,也靠着Readmoo和微信读书读了不少,特别喜欢的如下:
- 《东京八平米》吉井忍。她的书我一直都在追读,从最早的《四季便当》到新书,属于出一本会买一本的状态。生活在小屋子里可能免不了局促,但是刻意选择这样一种简单的生活也有别样的魅力。某种意义上,这种在小屋子的生活也是和东京那种极度便利的都市化结合起来的,不可能想象生活在美国乡下的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小房间里,因为那样出门就真的什么都没有;可是当城市已经丰富复杂到了触手可及的程度,个人的空间便变得没那么大也可以了。
- 《明亮的夜晚》崔恩荣。写到这本才发现七月份的blog里就已经写过这本,但是真的特别好,值得我再写一次。读完了的时候,我就觉得如果今年要选一本读到的最好的小说,就一定是这本了。意外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读越来越多女性作家的书,并和她们的笔触产生共鸣:庞大的历史下面的具体的人,仿佛课本上的历史是阳文,而女性和个人的生活(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则是下面浅浅一层的阴文,要凑近看才能看清,但一旦看清了就觉得宛如发生在自己身上那样切实可感。
- 《白》韩江。韩江的作品都很好,但这本小小的散文集不知为什么我特别中意,很短,几乎是诗一般的,有种凛冽的白雪的寒意在里面。
- 《失灵的福利国》Matthew Desmond。这本是讲为什么美国作为福利支出属一属二的大国却有如此严重的贫穷问题,感觉有一些角度是从来没想过的。作者之前的《扫地出门Eviction》也写得很好。
- 《Landbridge》一本毛象友邻推荐的书。作者是Y-Dang Troeung,柬埔寨的华裔,加拿大难民,这本书是她的自传。作为难民到底意味着什么——一般移民无法想象的,作者很详细地描写了出来,不仅仅是如何去适应一个新的国家,而且也包括如何去接受自己故国的血腥历史。
除了读书之外,剧是基本没怎么看,只打完了《逆转裁判1》,看到了经典的“因为你,我产生了多余的感情”(按下截图键)。有趣的是逆转4/5我早早就打完了,反而是更经典的前三作一直没补。今年希望有机会能把2/3都打完,然后再把开了个头的大逆也打完。
个人News
2024没有2023年Marker那么多,但仍然发生了很多。比如说,我在BC高院参加了人生的第一次Trial(不知道会不会是最后一次了)。五月结束了实习之后就已经是一个正正经经的加拿大BC省律师了,也就是说可以上庭,可以给法律意见,可以做公证、遗嘱、合同、房地产转让etc。但是我九月份就跑到纽约继续读税法,基本上就没怎么practice过……现在一学期已经过完,下一学期还有十二周+考试,然后我这辈子的书应该就读到这儿了(除非我想不开非要Push自己去读个什么PhD之类的)(划掉)感觉像是给自己立flag(划掉)。
于是2024年的下半是在纽约度过的。人生第一次在大苹果生活,新鲜是新鲜,但是埋头读书哪儿也没去,非常sad,就去了一次MoMA,看了一次远渡重洋来的莫兰迪画展(我喜欢小杯子小瓶子),看了一场Hamilton。虽然之前巡演来温哥华的时候看过一次但是应该说是百老汇还是不一样吗,感觉魄力确实不同。2025年希望能更多地在NYC转转,至少要去一次布鲁克林吧(喂)。
新年Resolution
去年就只有一个resolution,减重,可耻地失败了。其实五六月份的时候一度还不错,但是到了美国之后饮食比较乱加上压力,体重不降反增。所以新年的resolution就是,多动,继续减重……。
其他的两个目标:
1.今年能找到机会重新开始写点东西;
2.重置一个静态博客——这点想了好久了,就是一直,一直,没有开始着手。常立志不如立长志,今年先在这里插个旗,希望明年的年终总结就是在新的博客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