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云诗就 一解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那日天将将地和暖起来了。长久以来灰暗阴霾的冬天,在那一天忽然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地消失了。早开的桃花点亮了着绿叶未现前的灰暗,嫩黄嫩黄的柳条在暖风中安静地摇啊摇,地上的野草冒出一圈一圈的嫩绿,偶尔闪过一两朵白白紫紫的野花……
不过,对于襄阳太守颜查散而言,那本是许多个平淡的日子之中的一个。——至少,在一开始他是那么想的。
那日衙里的公事并不多,又无什么急事,早些时候呈上去的公文亦是没有回报。下午本有几个文人墨客要邀他去城外赏春,他婉言谢了,便径自回府,入书房消磨这难得的浮生半日闲。——桌上,前日购得的一轴陶靖节先生集正自躺在那里,略略陈旧,但字体雅洁,当是某个士大夫亲自手抄而后来流传出来的。他沉吟一下,正欲展卷,却见雨墨匆匆来报:“大人,张捕头来了。”
“哦?”他挑眉,有些稀奇但并未表露于外,“想是有什么要紧公务,你告知他一声,我这就出去。”
雨墨答应一声便下去了,他卷起手中卷子,想着要不要放到架上,却见书架杂乱,一时也寻不着个搁处,只得重新置于桌上,随即理了衣冠,不慌不忙地来到前厅:“张捕头,衙中可有什么急事?难道有人击鼓鸣冤不成?”
“不,不是……”张捕头神色有些发慌,说话也带上了点结巴,“京、京里来人了。”
颜查散微微一怔:“说是什么事了么?”
“是、是……是展大人来……”
见下属说话含糊,他有些不悦:“问你是什么事,说话清楚些,甚么展——”
领悟了那个姓氏确实的指代,语声戛然而止。那许久之前的事情,也像被春风吹化一般,长久积累的惨白泛黄,忽的恢复了声光形色喧喧嚷嚷纠纠缠缠叫人再无思考的余地—--
只是,措手不及。
原来,如此。是他来了呢。
无论再怎么快,换了官服又匆匆赶到府衙,却也是一刻之后的事情了。望见在花厅中静坐的人影时,十年前的景象就不禁幻视一样地重叠上来。那身官服,仍然是一般无二地殷红;面貌依然藏在厅堂的阴影中,朦胧的看不清楚;本该是极敏锐的人,却像是呆了,即使他走了近来也无半点反应—--
……展大人来得倒是不慌不忙……
颜查散微微皱起眉头,驱散过于真实的回忆。重重咳嗽一声,他开口,声音出乎意料的平静:“展大人,许久不见。近来可好?”
被问候的对方仿佛从梦中醒来一样,缓缓地抬起了头,微微地怔了怔,才恢复了惯常的敏锐迅速地站了起来:“下官失礼了,多劳颜大人挂念,展昭一切都好。”
颜查散并没有答话。——并不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就算不特地去找夹枪带棒的言语,虚面上的寒暄之辞在官场中打滚这么多年也早已磨练出来,只是——他的双鬓,怎么就白了呢?当年那个温润如玉却不掩草莽傲气的南侠御猫,怎么会是面前这个和光同尘疲惫一身两鬓皆白的中年男人?原来原来,弹指过隙的光阴,却已是十年过了—--
“……颜大人?”
试探性的呼唤瞬间拉回了思绪,一微笑出来便是官场磨练的虚假样貌:“展大人太过客气。从开封到此,路途辛苦,本该先接风洗尘——但,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忽然来了襄阳,只怕是有什么紧要之事罢。”
“正是。”展昭点了点头,眼中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前几月,襄阳治界发生了数起命案,展某正是为此事而来。”
颜查散不禁怔住——公文由他呈报上去,他自然清楚,但——“此事据衙役查证,均属江湖仇杀,家人也并无追究之意,因此做成了案卷呈上提刑,就算有什么蹊跷,也该由提刑司派下人来,为何展大人会——?”
展昭紧锁双眉:“此中关节,不宜明讲。下官带来了包大人的密函一封,大人看了自然知晓。”说着,就摸出密函递了过去。颜查散知事情严重,就也只是将密函揣入怀中,然后笑道:“展大人,舍下备了两杯微薄水酒,权作洗尘之意,您意下如何?”
展昭略一迟疑,还未开口拒绝,颜查散已先一步道:“更何况——我想展大人也是不愿住在襄阳公署罢。”
那一日的满眼素白,依然固执地纠缠在梁柱廊间——却是,怎样也摘不去了。
一坛酒。
一坛二十年的女儿红。
长年执笔的手举起了小小的酒坛,轻轻地将酒液倾入杯中。澄清的酒液泛着一点柔润的光,却总让人想起那对明若晨星的眸。少有地没有沉浸在多愁善感中,颜查散微微地笑了——依然是,长久磨砺的那一种近似笑容的表情——然后举起了酒杯:“展大人,请。”展昭苦涩地笑了笑,举杯一倾而尽。
鼻端的醇甜香气,不知为何到了口中便作苦涩莫名。颜查散本不乐此道,稍稍喝了几杯也便放下酒杯,问道:“展大人出这趟远门,家中妻子不担心的么?”
展昭摇了摇头,神情又黯淡几分:“月华贤惠,从不碍我出外公干。”
——看你这神气,可真不像说妻子贤惠的模样。有些恶毒地在心中想着,颜查散微微加深了嘴角的弧度:“展大人得妻若此,真真是三生有幸。”
握杯的手蓦地一紧,转瞬又松开。展昭低低应了什么,颜查散却是听不清楚了。看展昭这样,他心中便生出种隐秘的、复仇似的快意来。然而那细微的快意背后,却只是大片大片没有着落的空虚而已。这长久的年月里,他一直怨怼着眼前的这个人,到如今已经近于一种习惯——虽然这怨恨,也不过是将他心底愈掏愈空而已。
酒席的气氛一时陷入僵局。仍然带着晚冬凉意的风吹来,将老酒的郁香于院中吹散开来。院外一个童音忽然响起:“好香呀!老师,这是什么味道?”
“上好的女儿红。”另一声音微带笑意,“当是你爹爹在宴请贵客,你还是找你妹妹耍子去罢。”
“我才不要哩!我一个大男人,和女孩子有什么好玩的?”
听到这里,颜查散忍俊不止,扬声道:“伯卿,叫玉儿进来罢。你不若也过来饮个两杯,今天可是难得有好酒,又有贵客。”
“爹爹!”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得了赦令,撒开腿飞跑进来,一脸兴奋却在看到展昭时微微疑惑了下——孩童怕生的天性终于还是占了上风。颜查散见状,朝儿子招了招手:“玉儿,过来。——展大人,这是小犬,家里唤他玉儿。玉儿,这是你展伯父,了不得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还不快快见礼?”
那孩子黑溜溜的眼睛转了转,便中规中矩走过来,行了一礼:“玉儿见过展伯父。”
“……真是个好孩子。”展昭赞道,手在怀中摸了片刻,摸出个小银锞子递到玉儿面前,“拿着这个玩儿罢。”
玉儿拿了银锞子,又蹭回爹爹身边,在颜查散腿旁蹭来蹭去的。心知孩儿还是怕生,颜查散随意拿了块点心塞到他手中:“去,找你娘去。”
玉儿的目光在点心和展昭之间游移了一会儿,终是伸手拿过点心,一溜烟地跑了下去。颜查散摇摇头:“这孩子,还是无甚定性。”
“是小人教导无方。”尾随孩子进来的中年文士一直沉默地立在一边,直到这时才开口。颜查散慌忙起立:“不不,是小犬驽钝。金先生这边请,我为你们引见则个。展大人,这是小犬的先生,姓金,双名伯卿。金先生,这是开封府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展大人,他的事迹,想来你也听过一二。”
“南侠御猫声名远播,不才虽是个文弱书生,也早已闻得展大人侠名。”文士微笑上前,躬身施礼,“展大人,学生伯卿这厢见过了。”
然而展昭站在原地,竟是不能动弹。那人是不会如此温和的微笑的,那人也不曾这般谦和有礼,只看那双笑得微微眯起的眼睛,便可知他绝非那人——然而,那面孔却生生把他拉回十年之前,一身白衣的青年高踞于开封府屋顶之上,张狂地笑着,说展昭展御猫,敢与你白爷爷出来大战三百回么?
恍惚之间,却记起那灿若寒星的眸子铺张扬厉一如已出鞘的剑,却是掩不住一般无二的冷傲孤寂。是谁说过,若得桃李春风时把酒一度,就不惧江湖中潇潇夜雨灯火十年—--
可到如今,已是十年。
你却知否?泽琰。
不过,对于襄阳太守颜查散而言,那本是许多个平淡的日子之中的一个。——至少,在一开始他是那么想的。
那日衙里的公事并不多,又无什么急事,早些时候呈上去的公文亦是没有回报。下午本有几个文人墨客要邀他去城外赏春,他婉言谢了,便径自回府,入书房消磨这难得的浮生半日闲。——桌上,前日购得的一轴陶靖节先生集正自躺在那里,略略陈旧,但字体雅洁,当是某个士大夫亲自手抄而后来流传出来的。他沉吟一下,正欲展卷,却见雨墨匆匆来报:“大人,张捕头来了。”
“哦?”他挑眉,有些稀奇但并未表露于外,“想是有什么要紧公务,你告知他一声,我这就出去。”
雨墨答应一声便下去了,他卷起手中卷子,想着要不要放到架上,却见书架杂乱,一时也寻不着个搁处,只得重新置于桌上,随即理了衣冠,不慌不忙地来到前厅:“张捕头,衙中可有什么急事?难道有人击鼓鸣冤不成?”
“不,不是……”张捕头神色有些发慌,说话也带上了点结巴,“京、京里来人了。”
颜查散微微一怔:“说是什么事了么?”
“是、是……是展大人来……”
见下属说话含糊,他有些不悦:“问你是什么事,说话清楚些,甚么展——”
领悟了那个姓氏确实的指代,语声戛然而止。那许久之前的事情,也像被春风吹化一般,长久积累的惨白泛黄,忽的恢复了声光形色喧喧嚷嚷纠纠缠缠叫人再无思考的余地—--
只是,措手不及。
原来,如此。是他来了呢。
无论再怎么快,换了官服又匆匆赶到府衙,却也是一刻之后的事情了。望见在花厅中静坐的人影时,十年前的景象就不禁幻视一样地重叠上来。那身官服,仍然是一般无二地殷红;面貌依然藏在厅堂的阴影中,朦胧的看不清楚;本该是极敏锐的人,却像是呆了,即使他走了近来也无半点反应—--
……展大人来得倒是不慌不忙……
颜查散微微皱起眉头,驱散过于真实的回忆。重重咳嗽一声,他开口,声音出乎意料的平静:“展大人,许久不见。近来可好?”
被问候的对方仿佛从梦中醒来一样,缓缓地抬起了头,微微地怔了怔,才恢复了惯常的敏锐迅速地站了起来:“下官失礼了,多劳颜大人挂念,展昭一切都好。”
颜查散并没有答话。——并不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就算不特地去找夹枪带棒的言语,虚面上的寒暄之辞在官场中打滚这么多年也早已磨练出来,只是——他的双鬓,怎么就白了呢?当年那个温润如玉却不掩草莽傲气的南侠御猫,怎么会是面前这个和光同尘疲惫一身两鬓皆白的中年男人?原来原来,弹指过隙的光阴,却已是十年过了—--
“……颜大人?”
试探性的呼唤瞬间拉回了思绪,一微笑出来便是官场磨练的虚假样貌:“展大人太过客气。从开封到此,路途辛苦,本该先接风洗尘——但,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忽然来了襄阳,只怕是有什么紧要之事罢。”
“正是。”展昭点了点头,眼中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前几月,襄阳治界发生了数起命案,展某正是为此事而来。”
颜查散不禁怔住——公文由他呈报上去,他自然清楚,但——“此事据衙役查证,均属江湖仇杀,家人也并无追究之意,因此做成了案卷呈上提刑,就算有什么蹊跷,也该由提刑司派下人来,为何展大人会——?”
展昭紧锁双眉:“此中关节,不宜明讲。下官带来了包大人的密函一封,大人看了自然知晓。”说着,就摸出密函递了过去。颜查散知事情严重,就也只是将密函揣入怀中,然后笑道:“展大人,舍下备了两杯微薄水酒,权作洗尘之意,您意下如何?”
展昭略一迟疑,还未开口拒绝,颜查散已先一步道:“更何况——我想展大人也是不愿住在襄阳公署罢。”
那一日的满眼素白,依然固执地纠缠在梁柱廊间——却是,怎样也摘不去了。
一坛酒。
一坛二十年的女儿红。
长年执笔的手举起了小小的酒坛,轻轻地将酒液倾入杯中。澄清的酒液泛着一点柔润的光,却总让人想起那对明若晨星的眸。少有地没有沉浸在多愁善感中,颜查散微微地笑了——依然是,长久磨砺的那一种近似笑容的表情——然后举起了酒杯:“展大人,请。”展昭苦涩地笑了笑,举杯一倾而尽。
鼻端的醇甜香气,不知为何到了口中便作苦涩莫名。颜查散本不乐此道,稍稍喝了几杯也便放下酒杯,问道:“展大人出这趟远门,家中妻子不担心的么?”
展昭摇了摇头,神情又黯淡几分:“月华贤惠,从不碍我出外公干。”
——看你这神气,可真不像说妻子贤惠的模样。有些恶毒地在心中想着,颜查散微微加深了嘴角的弧度:“展大人得妻若此,真真是三生有幸。”
握杯的手蓦地一紧,转瞬又松开。展昭低低应了什么,颜查散却是听不清楚了。看展昭这样,他心中便生出种隐秘的、复仇似的快意来。然而那细微的快意背后,却只是大片大片没有着落的空虚而已。这长久的年月里,他一直怨怼着眼前的这个人,到如今已经近于一种习惯——虽然这怨恨,也不过是将他心底愈掏愈空而已。
酒席的气氛一时陷入僵局。仍然带着晚冬凉意的风吹来,将老酒的郁香于院中吹散开来。院外一个童音忽然响起:“好香呀!老师,这是什么味道?”
“上好的女儿红。”另一声音微带笑意,“当是你爹爹在宴请贵客,你还是找你妹妹耍子去罢。”
“我才不要哩!我一个大男人,和女孩子有什么好玩的?”
听到这里,颜查散忍俊不止,扬声道:“伯卿,叫玉儿进来罢。你不若也过来饮个两杯,今天可是难得有好酒,又有贵客。”
“爹爹!”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得了赦令,撒开腿飞跑进来,一脸兴奋却在看到展昭时微微疑惑了下——孩童怕生的天性终于还是占了上风。颜查散见状,朝儿子招了招手:“玉儿,过来。——展大人,这是小犬,家里唤他玉儿。玉儿,这是你展伯父,了不得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还不快快见礼?”
那孩子黑溜溜的眼睛转了转,便中规中矩走过来,行了一礼:“玉儿见过展伯父。”
“……真是个好孩子。”展昭赞道,手在怀中摸了片刻,摸出个小银锞子递到玉儿面前,“拿着这个玩儿罢。”
玉儿拿了银锞子,又蹭回爹爹身边,在颜查散腿旁蹭来蹭去的。心知孩儿还是怕生,颜查散随意拿了块点心塞到他手中:“去,找你娘去。”
玉儿的目光在点心和展昭之间游移了一会儿,终是伸手拿过点心,一溜烟地跑了下去。颜查散摇摇头:“这孩子,还是无甚定性。”
“是小人教导无方。”尾随孩子进来的中年文士一直沉默地立在一边,直到这时才开口。颜查散慌忙起立:“不不,是小犬驽钝。金先生这边请,我为你们引见则个。展大人,这是小犬的先生,姓金,双名伯卿。金先生,这是开封府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展大人,他的事迹,想来你也听过一二。”
“南侠御猫声名远播,不才虽是个文弱书生,也早已闻得展大人侠名。”文士微笑上前,躬身施礼,“展大人,学生伯卿这厢见过了。”
然而展昭站在原地,竟是不能动弹。那人是不会如此温和的微笑的,那人也不曾这般谦和有礼,只看那双笑得微微眯起的眼睛,便可知他绝非那人——然而,那面孔却生生把他拉回十年之前,一身白衣的青年高踞于开封府屋顶之上,张狂地笑着,说展昭展御猫,敢与你白爷爷出来大战三百回么?
恍惚之间,却记起那灿若寒星的眸子铺张扬厉一如已出鞘的剑,却是掩不住一般无二的冷傲孤寂。是谁说过,若得桃李春风时把酒一度,就不惧江湖中潇潇夜雨灯火十年—--
可到如今,已是十年。
你却知否?泽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