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各种缘故没法接着一口气补墨武侠锋,安定下来,恰好可以写写金光几部观感。三月底补完寂寞侯的剪辑恍惚了几天,然后想起朋友那边还有一份热腾腾的金光安利,于是就抱着缅怀病侯的心情开始看默苍离的剪辑。
其实看智者的戏,剪辑很吃亏。因为智者最出彩的指点江山处,都是前面大幅布局扑线生死成败,才令最后的破局有着令人匪夷所思的感动。所以皇龙纪一档补的原剧才迷上寂寞侯,而一开始看默苍离的剪辑就有点吃亏。默教授和病侯宅成一个样子,病侯刻木偶,教授擦镜子,总之手上不能闲。病侯的口白三句一咳,但声音非常温柔;默教授口白则是带气音,语速又快,乍听发虚,后来意识到其实是书生表征——他的不能打(对魔除外),可算得到编剧亲口认证,比病侯的三招更可信得多。看到一半,索性停下补剪辑,直接从九龙变开始看。补剧之后,第一个反应是:
谁说默苍离像寂寞侯的?
不像。非常不像。这两个智者的智计都是顶尖的,甚至评价,默苍离是因为太过重情而显得冷血,而寂寞侯则是在极度冷血之下藏着极度的热血。但是两人仍然还是有很大不同,表象来看,默苍离毒舌、冷情,寂寞侯温和,隐忍。默苍离可以对被旧事纠缠的冥医继续“打击疗法”,寂寞侯在紫耀天朝的大殿上碰见四非凡人也是一句,“好友,我们最近疏远了”。而更进一步,我的感觉,是这两个人从理想/目标上的不同。
寂寞侯有一个非常非常明确的理想,而且他自己清楚,这是一个几乎所有人都不会接受的理想,那就是“红河血祸,天下止武”。以短期的大量牺牲换取长期的百代盛世。这个理想和寂寞侯这个人我肯定以后还要再写,这里不细说。但是默苍离呢?默苍离没有这种目标。他有身为墨家矩子的责任(注意,是责任),但是他却没有寂寞侯这种倾尽一搏的动力。在剑影一档里面,他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布成了一个局——以自身为饵,传剑印于俏如来,诱帝鬼上钩决斗,甚至连身后对抗九算诸事,也有安排。但是注意,这里的一个前提,就是他要将自己的死排在布局之中,而且甚至在九龙的故事时间开始之前,他在记忆中浮现的和冥医说过的那句话就已经确定了基调——我想死。我的病,无药可救。如果将默苍离的心病和寂寞侯的病对比一下,或许可以看出来,寂寞侯是自知天命到头,宁死也要放手一搏;而默苍离则似乎将自己已经作为布局中的一部分押下去,他写了所有的剧本,导向他想要的死亡,唯一的例外或许就是留下冥医,乃至于冥医最后抱住他,说“你的病明明已经好了”——这似乎又为默苍离的心病做了一层注解。他牺牲掉的人之中,始终是有着他在意并看中的人的。
到底什么是默苍离的心病?琉璃树,琉璃树上无数的珠串。这些珠串是被默苍离利用而牺牲的人。废苍生说,“他的个性,只要达到目的,就算看着多少人死,也不会有一点迟疑……我讨厌你的师尊,非常讨厌!”不会有一点迟疑,对。但是这些人的死亡都被琉璃树具象化了。琉璃树上琉璃串,是纪念?歉意?某种提醒?默苍离对俏如来说的那一句:你要一视同仁地不舍,也要一视同仁地舍得。不错,他舍了,天擎峡、葬骨岭,都是默苍离为了达到目的走出来的血路;琉璃树则是“不舍”两字的具象。试想一个人如果日日生活在自己所牺牲的人的墓碑之中,他如何能放下?如何能医治心病?所以冥医那句话是恰中默苍离的要害:“他啊,他比谁还重情。我明白,他只是将理智放在感情之前,只是……这份超卓的理智,终于让他变成了今天这个模样。”
默苍离割舍了。但是他割舍掉的不仅仅是那些被牺牲的人,也是他心中所挂念的人。到了最后在冥医死后的那一刻,他为自己的好友递过来一串黄金串——一句戏言,他记到如今,即使他试图从那样的情境下保护住好友,但他也知道冥医终究会因为自己的布局走上不归之路。【我绝不承认那瞬间并非真实】作为墨家矩子,他负担的责任是很大的。但是默苍离自己是否乐于承担这个责任?这个看起来还太过年轻的人,他究竟是因何杀师血继成为矩子?他曾经和俏如来一般天真而惦念着所有的人、试图拯救所有的人吗?他试图找着那个能拯救更多人的“更好的方法”而痛彻心扉吗?还是说,他其实一开始想要保护的,只有他最爱的几个人,但是在理智的抉择之中,那些被他所爱所放在心上的人,最终都成为琉璃树上的琉璃了呢?
编剧还是没有给出更多解答。这个人物呈现了他最极端的一面,之后就彻底遁去,只剩下他人言语记忆之中的只言片影。对我而言,他仍然是一个谜。但是,他其实比病侯更加像一个“人”——病侯则将自己全部献给理想了。
如果说我是因为默苍离入坑,那么入坑之后让我一路看下去的,就是史艳文一家人了。史艳文作为金光一哥,偶意外地非常合我眼缘(看脸的人啊)。俏如来就不说了,二版美得比较朴素,三版就种“你们在想什么是因为金光没有女主角吗”的错觉【大雾。银燕耿直的脾气,很好。小空,或者说戮世摩罗,荣登我在布袋戏中最喜欢的反派宝座。对了还有藏爹(虽然他主线压在苗疆)和无心萝莉的父女情,以及史藏二人那著名的九脉峰一夜.avi【大雾。这一家人的戏剧冲突,大义灭亲和天伦之梦,认贼作父和血缘天性,情感和理智,私情和大义,谅解和不谅解——真是将老梗玩得极赞,让人极尽惋叹感怀,谁也恨不得谁也怨不得,却又在造化弄人之上,多添加了自我选择、不同道路之交锋、正邪之辩、目的和手段的重重含义。这一家人还得再开一篇,下次细细写来……
其实看智者的戏,剪辑很吃亏。因为智者最出彩的指点江山处,都是前面大幅布局扑线生死成败,才令最后的破局有着令人匪夷所思的感动。所以皇龙纪一档补的原剧才迷上寂寞侯,而一开始看默苍离的剪辑就有点吃亏。默教授和病侯宅成一个样子,病侯刻木偶,教授擦镜子,总之手上不能闲。病侯的口白三句一咳,但声音非常温柔;默教授口白则是带气音,语速又快,乍听发虚,后来意识到其实是书生表征——他的不能打(对魔除外),可算得到编剧亲口认证,比病侯的三招更可信得多。看到一半,索性停下补剪辑,直接从九龙变开始看。补剧之后,第一个反应是:
谁说默苍离像寂寞侯的?
不像。非常不像。这两个智者的智计都是顶尖的,甚至评价,默苍离是因为太过重情而显得冷血,而寂寞侯则是在极度冷血之下藏着极度的热血。但是两人仍然还是有很大不同,表象来看,默苍离毒舌、冷情,寂寞侯温和,隐忍。默苍离可以对被旧事纠缠的冥医继续“打击疗法”,寂寞侯在紫耀天朝的大殿上碰见四非凡人也是一句,“好友,我们最近疏远了”。而更进一步,我的感觉,是这两个人从理想/目标上的不同。
寂寞侯有一个非常非常明确的理想,而且他自己清楚,这是一个几乎所有人都不会接受的理想,那就是“红河血祸,天下止武”。以短期的大量牺牲换取长期的百代盛世。这个理想和寂寞侯这个人我肯定以后还要再写,这里不细说。但是默苍离呢?默苍离没有这种目标。他有身为墨家矩子的责任(注意,是责任),但是他却没有寂寞侯这种倾尽一搏的动力。在剑影一档里面,他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布成了一个局——以自身为饵,传剑印于俏如来,诱帝鬼上钩决斗,甚至连身后对抗九算诸事,也有安排。但是注意,这里的一个前提,就是他要将自己的死排在布局之中,而且甚至在九龙的故事时间开始之前,他在记忆中浮现的和冥医说过的那句话就已经确定了基调——我想死。我的病,无药可救。如果将默苍离的心病和寂寞侯的病对比一下,或许可以看出来,寂寞侯是自知天命到头,宁死也要放手一搏;而默苍离则似乎将自己已经作为布局中的一部分押下去,他写了所有的剧本,导向他想要的死亡,唯一的例外或许就是留下冥医,乃至于冥医最后抱住他,说“你的病明明已经好了”——这似乎又为默苍离的心病做了一层注解。他牺牲掉的人之中,始终是有着他在意并看中的人的。
到底什么是默苍离的心病?琉璃树,琉璃树上无数的珠串。这些珠串是被默苍离利用而牺牲的人。废苍生说,“他的个性,只要达到目的,就算看着多少人死,也不会有一点迟疑……我讨厌你的师尊,非常讨厌!”不会有一点迟疑,对。但是这些人的死亡都被琉璃树具象化了。琉璃树上琉璃串,是纪念?歉意?某种提醒?默苍离对俏如来说的那一句:你要一视同仁地不舍,也要一视同仁地舍得。不错,他舍了,天擎峡、葬骨岭,都是默苍离为了达到目的走出来的血路;琉璃树则是“不舍”两字的具象。试想一个人如果日日生活在自己所牺牲的人的墓碑之中,他如何能放下?如何能医治心病?所以冥医那句话是恰中默苍离的要害:“他啊,他比谁还重情。我明白,他只是将理智放在感情之前,只是……这份超卓的理智,终于让他变成了今天这个模样。”
默苍离割舍了。但是他割舍掉的不仅仅是那些被牺牲的人,也是他心中所挂念的人。到了最后在冥医死后的那一刻,他为自己的好友递过来一串黄金串——一句戏言,他记到如今,即使他试图从那样的情境下保护住好友,但他也知道冥医终究会因为自己的布局走上不归之路。【我绝不承认那瞬间并非真实】作为墨家矩子,他负担的责任是很大的。但是默苍离自己是否乐于承担这个责任?这个看起来还太过年轻的人,他究竟是因何杀师血继成为矩子?他曾经和俏如来一般天真而惦念着所有的人、试图拯救所有的人吗?他试图找着那个能拯救更多人的“更好的方法”而痛彻心扉吗?还是说,他其实一开始想要保护的,只有他最爱的几个人,但是在理智的抉择之中,那些被他所爱所放在心上的人,最终都成为琉璃树上的琉璃了呢?
编剧还是没有给出更多解答。这个人物呈现了他最极端的一面,之后就彻底遁去,只剩下他人言语记忆之中的只言片影。对我而言,他仍然是一个谜。但是,他其实比病侯更加像一个“人”——病侯则将自己全部献给理想了。
如果说我是因为默苍离入坑,那么入坑之后让我一路看下去的,就是史艳文一家人了。史艳文作为金光一哥,偶意外地非常合我眼缘(看脸的人啊)。俏如来就不说了,二版美得比较朴素,三版就种“你们在想什么是因为金光没有女主角吗”的错觉【大雾。银燕耿直的脾气,很好。小空,或者说戮世摩罗,荣登我在布袋戏中最喜欢的反派宝座。对了还有藏爹(虽然他主线压在苗疆)和无心萝莉的父女情,以及史藏二人那著名的九脉峰一夜.avi【大雾。这一家人的戏剧冲突,大义灭亲和天伦之梦,认贼作父和血缘天性,情感和理智,私情和大义,谅解和不谅解——真是将老梗玩得极赞,让人极尽惋叹感怀,谁也恨不得谁也怨不得,却又在造化弄人之上,多添加了自我选择、不同道路之交锋、正邪之辩、目的和手段的重重含义。这一家人还得再开一篇,下次细细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