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葬仪 | Blog | Fanfiction
UNREAL CITY
  • Home
  • 终朝采蓝
  • 荏苒在衣
  • 鹿鸣之什
    • 英灵之座
    • 萧萧落叶
    • 荣耀江湖
    • 木叶忍法帖
  • Scribe

杂 28.

3/15/2015

0 Comments

 
我在想我为什么非常迷恋于用Lofter写日记/日志,尽管Day one的体验也相当好。或许可能从根本上,我意识到写日记还是一种交流的行为。这种交流可能是针对别人的,也可能是针对自己的,但根本上是“交流”。语言的存在就是为了要“说”,为了交换意见,为了将这一刻凝固下来并传递到彼处。只要去使用文字的那一刻,其本质就已经是在对一个不定的对象“讲述”了。真正的monologue是不存在的。为自己写的同时不可能不预设被别人看。语言是有姿态的,它的根本就是交流。在网络时代之前,人们通过报刊和书籍交流书面文字,也就是识字的人用文字将想法传递给同样的识字群的过程。于是问题可能成为使用拉丁语还是德语(马丁·路德),使用文言还是白话(新文化运动),而书面语的变动会在某种意义上更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当跨越语言的壁垒的时候我们会注意到很多东西发生轻微的位移,比如颜色:中国的颜色、日本的颜色、英文和法文的颜色,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中文的月白是英文的什么颜色呢?法文里的mimosa jeune是什么黄?语言形塑了我们又时时被我们所形塑。它的逻辑结构和感性肌理多少影响着我们,即使每个人运用语言的方式都如此不同。如果从语言的原始退后几步,站在文学史的角度去观察,许多的文字又结合成一个时代的思想潮流——这种从后视者角度的观察和总结,正是读文学史时候最令人感到兴味的地方。


——不过这么说起来,最近又太久没有读书了。写东西的时候看书就少,看书多的时候就不想提笔,这似乎也是一种必然的平衡。最近开始读那本开了头就搁置许久的《肉体与石头》,里面讲到西方古代建筑-城市-人的多重关系。最有意思的一则是,古罗马在设计城市的时候一定先要确立一个中心点,”在这个点之下,城市连结着地下的神祇;在此之上,则于天上的神祇连结——众神控制着人类的事务。设计师在中心点的邻近地区的地下挖了一个洞,这个洞叫做‘世界’(mundus),是‘一个……室,或上下两个室,上下……用来供奉地壳下的冥府之神。’ 它完全就是个地狱的入口。在建城时,开垦者会将水果或其他的供品从家中带往‘世界’,举行供奉‘冥府诸神’的仪式。然后,他们会将‘世界’覆盖起来,上面放一块方形石头,并且点起火焰。这时,这座城市就‘诞生’了。”这种对往昔的描述几乎是令人心醉的。每个城市都必须求得神明关照,从古罗马的祭祀到后来几乎矗立于基督教国家每个城市中心的教堂;或者在中国的语境中,城市会由专门的神明照料(城隍和土地)……有空继续读完这本。另一本齐头并进的则是卢梭的《新爱洛依丝》。这本书真不愧是当年的畅销书啊,如此的sentimental,偏偏讲的并不是法国人,而是瑞士人……看到里面提到瑞士的chalet和种种地方,很是怀念。
0 Comments

杂 27.

3/3/2015

0 Comments

 
对于阴天有一种特别的爱好。若从阴天推而广之,便是下雨下雪,总觉得那一瞬间声色都会变得更丰富,自然的气味也更为丰沛一般。曾经在中学时候站在家里阳台上,从头到尾看一场雷雨的来临:一开始是风,将树叶灰绿色的背面都刮得翻过来,无数的云盖满了天空。要等上好一会儿,才有雷远远的来,慢慢滚进,直到雨三两点、疏疏然再至密匝匝地落下来,就离开阳台去做功课了。北京夏日雷雨极暴戾,打在窗上总叫人以为下了冰雹,落在水洼里能砸出硬币大小涟漪。我最喜欢的雨是秋天的雨,最好下一天直到晚上,淋淋漓漓,然后就可以数着“一场秋雨一场寒”,期待夏日的炎热快快过去。再怎么说,北京的大部分时间是干燥的,太阳总是在并不鲜明的天空中浮着,或者是有大风。在这种季候下成长起来,便会反而珍爱稀少的雨雪天气——湿度既高,体感温度也就低些,往往心就更容易定下来。

于是这偏好就一直延续下去。后来旅居欧洲山城,彼处临湖,十天里倒恨不得有八天是阴的。早晨起来去学校的时候,天空有时候如印象派的画作一般,为或 疏或密的云片所铺满。阴天的时候多了,下雨自然也多,却没有人习惯带伞——除非是下上一两日的大雨。于是也很快入乡随俗,下雨时候也并不担忧,顶多拉上兜帽而已。读语言的大学倒也在寸土寸金湖边划下一大片地盘,校园中有道小河,若赶上大雨,水能涨起许多来。我坐在图书馆窗前,看着大雨如织,湿气渗进屋中,几只湖鸥往来徘徊,心里也就仿佛没有止境地安静下去——虽然并没有因此多看几页书。在那样阴天的时候回去,似乎心里也可以浮起许多语句来。当然阴寒的时候长了人也难过,记得临走那一年冬季迟迟不去,到了五月份还裹着厚围巾,几个朋友之间纷纷抱怨没法过了。偏偏,即使有此教训,还是不可避免地喜欢阴天,仿佛在并不分明的调子下,世界可以缩小到只有桌上的灯和我,而文字反而可以变得无限丰富和辽远。
0 Comments

    Categories

    All
    Ecriture
    Lecture
    One Day
    Series
    Voyage

    Archives

    May 2025
    April 2025
    March 2025
    February 2025
    January 2025
    December 2024
    July 2024
    May 2024
    January 2024
    December 2023
    November 2023
    January 2023
    June 2022
    May 2022
    August 2018
    June 2018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6
    February 2016
    Octo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February 2015
    November 2014
    October 2014
    September 2014
    August 2014
    July 2014
    April 2014
    February 2014
    October 2013
    September 2013
    August 2013
    July 2013
    June 2013
    May 2013
    April 2013
    March 2013
    February 2013
    September 2012
    August 2012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