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十四行集》 一 我们准备着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 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 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 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 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穆旦《冥想》 1 为什么万物之灵的我们, 遭遇还比不上一棵小树? 今天你摇摇它,优越地微笑, 明天就化为根下的泥土。 为什么由手写出的这些字, 竟比这只手更长久,健壮? 它们会把腐烂的手抛开, 而默默生存在一张破纸上。 因此,我傲然生活了几十年, 仿佛曾做着万物的导演, 实则在它们长久的秩序下 我只当一会小小的演员。 | 二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 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 象秋日的树木,一棵棵 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 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 伸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 在自然里,象蜕化的蝉蛾 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 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 未来的死亡,象一段歌曲, 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 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 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 2 把生命的突泉捧在我手里, 我只觉得它来得新鲜, 是浓烈的酒,清新的泡沫, 注入我的奔波、劳作、冒险。 仿佛前人从未经临的园地 就要展现在我的面前。 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 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 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 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 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 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1976年5月 |
然后今天又读到穆旦的这首《冥思》。他的诗我也没有系统读过,但是这首的最后两句却是早已知道。今天和作者生平同时查了一下,才发现这是名副其实的站在坟墓门口的回望。然而可敬的是这里并没有凄风苦雨和自怨自艾,而是将个人的苦痛和广大的生命联系起来:必然到来的衰老,个体生命在宏大造物面前的渺小……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年的诗,而穆旦的《冥思》则是彻底的老人的诗。这心情似乎和现在的我们并不很合适,但读着这这首诗总会怅然若失。发散地想开去的话,谁能说自己过的不是一种“普通的生活”呢。想起前几天读着《波斯少年》里描写的印度哲人和亚历山大的对话——你最后死去,也不过化作一小撮尘土罢了。然而文字“会把腐烂的手抛开,/而默默生存在一张破纸上”。读到的我们会共感他人的生活——并把他们融进自己的“普通的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