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葬仪 | Blog | Fanfiction
UnReal City
  • Home
  • 终朝采蓝
  • 荏苒在衣
  • 鹿鸣之什
    • 英灵之座
    • 萧萧落叶
    • 荣耀江湖
    • 木叶忍法帖
  • Scribe

想写的东西

3/20/2013

0 Comments

 
有几个一直割舍不下的坑。

小提琴手和他的O先生的故事。开了头,但是不知为何中间停下了,就变成了很长很好的坑。

两个彼此提防的逃亡者的故事。其实写了很多,不过文字感觉不对(受蘑菇影响太深了),大概是要重新写,重新写恐怕就只剩下这两个人物还是那样,其他所有都必须变了。

改朝换代的故事。这个想写了很久,一直感觉不对,而且现在离古风愈远。

一篇正经一点的文,《明天》。

还有更不着调的,我想写宋朝。——不过这个就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去弄了,或许等我把生活安顿下来一点会开始看材料吧。

↑ 这些——近期大概都填不了(喂。

比较能执行的,也许就是重新拾起每天翻译的练习。总要多少有点积淀才好。
0 Comments

太平广记 之 狐

3/17/2013

0 Comments

 
以前在想象中,总觉得在古代笔记里,狐妖和人的关系应该是很紧张的。这大抵是童年的时候受了《画皮》的影响,即使鬼狐并不相同,但总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这么想着,最近翻检《太平广记》,便深觉有趣。

比如说《唐参军》一则。这里面的主人公唐参军本来是个“立性修整,简于应对”的人(或者说,闷葫芦?),好好待在家里,结果被两只狐狸找上门来。唐参军想闭门不见,不成,非要闯到你家院子里来要点心吃。这不是欺负人吗?于是唐参军就借着送点心的机会刺伤了自称“康三”的那只,而自称“赵门福”的就破口大骂,说:

“我虽是狐,我已千年。千年之狐,姓赵姓张,五百年狐,姓白姓康。奈何无道,杀我康三?必当修报于汝,终不令康氏子徒死也!”

虽然说得是不令“徒死”,不过跳到池子里的康三狐狸似乎也没真死。于是唐家在门上洒了“桃汤”、又悬了符,正得意于无事,结果赵狐狸就跑进他家樱桃树上,一边偷吃樱桃一边拿樱桃砸人。唐家真害怕了,请一堆和尚过来念经,结果倒真有佛爷下降,说:

“汝是修道,请通达,亦何须久蔬食,而为法能食肉乎?但问心能坚持否!肉虽食之,可复无累。”

于是让唐家买肉,大家分食,最后酒肉佛爷就现了真形——果然是狐狸赵门福。唐家人骂他,他也嘻嘻一笑,说我不来了!

故事到此为止,简直让人哭笑不得。于是两只狐狸找上门来还挨了一剑,似乎就是为了混唐家人一顿饭食。这种报复的方法,颇有些无赖小儿的味道。

《靳守贞》也有类似之处。靳守贞杀了随便剪人头发的狐妖,于是就“每夜有老父及媪,绕其居哭,从索其女”。这般哭丧了一个月,老父及媪便坚持不住了,说:

“无状杀我女,吾犹有三女,终当困汝。”

这意思,简直有点愚公移山中“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感觉:父母坚持不住了,还有女儿女婿,总有一天跟你算账。不过,如此痛骂一番,究竟有没有后续作为,由于故事到此为止,也不知道了。

看起来,这狐狸似乎没有鬼厉害,小打小闹的多,真正有厉害手段的少。那些变成人形骗骗人的,不是被砍了尾巴,便是被直接杀了,看起来也可怜得很。更可怜的如《贺兰进明》一则里,便讲了贺兰进明娶了一个狐狸媳妇,相貌审美,每到端午还给大家礼物。结果家人害怕,纷纷把礼物烧了,狐狸媳妇便哭道:“此并真物,奈何焚之?”于是再送礼物,就留下来用了。最后,一个家人向她求漆背金花镜,她就跑到别人家里去偷,被人家打死了。这么辛辛苦苦经营,故事最后也就下“自尔怪绝焉”的评价。读起来,真觉得这狐狸媳妇惨兮兮的。硬要把这故事往寓言上靠,或许它便是试图说明:不要做出自己也做不到的许诺罢!

读多了这些故事,想一想,比起狐狸来,可能是人更残忍哩。

0 Comments

Ce Que Je crois

3/4/2013

1 Comment

 
图片
Jacqueline de Romilly是法国历史上尤瑟纳尔后第二位女性的法兰西学术院(Académie française)院士,主要研究领域是希腊古典学,尤其是修昔底德。最近我们课上选读的,是她在1974年写作但直到死后(2012)才出版的一部散文集。作为1913年、经历过占领时期的犹太人,她的一生绝不平顺("Avoir été juive sous l'Occupation, finir seule, presque aveugle, sans enfants et sans famille, est-ce vraiment sensationnel?"),甚至从未想过以教授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恰恰相反,她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令人望尘莫及)。而这本《我所相信的》,则主要是针对当时教育的衰落(或因学运?)而写作的,由于其观点和当时所不容并未在第一时间发表。

这本书我读了开头,很想找来看,但可惜存这本书的图书馆要一直关到3月9日。先摘一点儿开头好了:

Les Grecs, je crois, m'ont aidée à préserver ces joies. Car ils ont eu, précisément, le courage d'aimer la vie et le bonheur, sans pour autant embellir les choses, sans jamais perdre de vue les cruautés de l'existence; tout au contraire. 
(...)
Ils y ont montré comment les désastres s'abattent sur un homme, qu'il soit innocent ou coupable. Il y ont montré qu'aucun bonheur humain ne dure.

【我认为希腊人帮助我保存了这些幸福。因为他们正好拥有热爱生活和幸福的勇气,同时绝不美化事物,从不在生存的残暴面前转过头去——而是恰恰相反。……他们(在悲剧中)展示了灾难时如何打倒一个人的,无论他无辜还是有罪,他们也告诉我们,所有人类的幸福都不会持久。】

最后一句上课时读完就记在脑子里了。过几天一定要找她的书来读,不过手头那本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David Golder还没读完(在Kindle上买她的Suite Français买成英语版这种事我会说吗)。还有上下学的时候都在听法语版的1Q84:Regard ça, seulement ça...(并不太对)现在虽然下了决心但到时候真的会看吗。

今天开了电脑稍微查了一下weebly被墙的情况,但看来好像是会一直被墙了。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一个舒服的站点……于是稍微想了一下儿做个墙内备份不过……算了。2月份的时候真的想要这个笔名彻底消失,不过因为还有两三篇约好的东西所以没断得彻底,现在也就没那么大决心了,而且,这事儿挺矫情的(自我鄙视)。也许爬墙,也许填坑,也许围观,反正也没必要一定把话说死。慢慢来吧。

1 Comment

完坑!

3/3/2013

0 Comments

 
从去年和黯纸姑娘热热闹闹地参了Fate Weibo,断断续续从做人设、序章、间章、战文一直到今天的最后一章竟然也过去了不少时间。因为进入了第二轮之后就开始出现这样那样的忙碌、状态低落、三次元压力,所以本来计划中的情节和章数至少减少了三分之一,再加上昨天死线截止和滑雪预定悲惨地撞车这种事情都出来了,现在想想,还真是……意外的幸运。
今天下午本来是想做作业+写点其他的东西的,但是打开Word之后上面一溜”已固定“又让我犯了强迫症,最后还是放弃了所有预定,将昨天想到的情节(题目)写了下去。Le vent se lève引自Le cimetière marin,是Paul Valéry这位法国印象派诗人的诗,最开始知道还是某位姑娘和我讨论日文翻译的时候提到,但这句诗不知为何戳中了我。其实《海滨公墓》这首诗很长,又有太多的隐喻,所以虽然翻来看了,对全诗的印象却没有对这一句清晰,而且——不知为何——总觉得翻译过来的法语诗歌没有那么戳人的。这句诗我在网上找了一些翻译,却没有一句能恰切地——或者说更好地表达原诗给我的感觉。翻译真是奇妙的事情。
图片


←已固定列表。
最多的时候曾经在里面固定了七八个文件……今天终于又能减少一个文件了。过年的时候完结了《应帝王》也算减轻了一个心结,虽然不是一开始计划的完结办法(笑)。开始写同人的这一年半文风变得略快,现在写游戏脚本似乎又要回到最初的蘑菇风了……
现在这些坑到底还填得上填不上呢……


其实我和黯纸姑娘都是有点儿一人乐的型……我不太会在群里和人交流,后期根本就神隐了(擦汗。其实比起交流来讲,怎么把交互的战斗纳入我这边本就不稳固的剧情体系才真是——尤其是第四章,之前和对手讨论的大纲在截稿日和字数的压力下写到最后,瞬间演变成玩脱的代表。一边打一遍还不能出现伤亡真的是比想象中更费力的事情(泣)总体来讲我实在不是太适合做企划的类型,但是,这次做这个企划能得到姑娘的漂亮的插图就好高兴>w<尤其是黯纸姑娘后期还那么忙啊,我昨天收到图都惊讶了居然有两张而且还好美!!!(真想做电子书啊可是中间部分文好渣啊真不想回首……)
最后自我吐槽一下——其实这故事它是旅游指南啊(麻将脸

1.看不见的城市 = 拉丁区+香榭丽舍那边的公园
2.疯狂的奥兰多 = 蓬皮杜美术馆

3.巴黎隐士 = 奥赛美术馆(印象派部分)
4.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 卢浮宫前金字塔
5.不存在的骑士 = 第一章的香榭丽舍公园
6.命运交叉的城堡 = 巴黎圣母院

↑做着这种设定的我真是……………………还有差点在最后一章让零带Berserker去游览巴黎的我也……
0 Comments

    Categories

    All
    Ecriture
    Lecture
    One Day
    Series
    Voyage

    Archives

    August 2018
    June 2018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6
    February 2016
    Octo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February 2015
    November 2014
    October 2014
    September 2014
    August 2014
    July 2014
    April 2014
    February 2014
    October 2013
    September 2013
    August 2013
    July 2013
    June 2013
    May 2013
    April 2013
    March 2013
    February 2013
    September 2012
    August 2012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