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意外地读了很久,以至于重新拾起来看的时候必须从头开始才行。然而很难讲雷蒙德·钱德勒笔下的故事是多么正统的推理故事,至少和以前福尔摩斯波洛奎因气质迥异。故事要是单单拎出来看简单得一句话就能剧透掉,然而这样就没有意思了。人物和气氛。这两点真的写得极高妙。
天国之秋
这一本其实上次回家就想看,结果一直延宕到这一回,还是耐不住想看,买了。相对而言,广西师大理想国的书还有可能过一阵子在Kindle或者豆瓣上架,然而社科文献甲骨文这边是几乎没有的,我猜想是引进的时候没有引进电子版权,又或许是还没有开展这项业务吧。
对于太平天国的历史的了解是慢慢集聚起来的。高中时候在近现代史里面学到的论断太过单薄,慢慢一点点读下去才发现这一切都是很有趣的。作为海外学者,这本的入手点自然是英王洪仁玕——他是太平天国后期搞新政并一力与传教士联系的人物。当时亦曾有一些传教士相信太平天国才是真正的、能尊重他们的政权,比腐朽的清王朝要好上许多。但是对于那个时代的传教士来讲,他们看到的太平天国也同样是一个镜像,就像书中最后所说:
当我们庆幸终于看透将我们与另一个文明隔开的那扇阴暗的窗户,心喜于在另一边的阴影之间发现隐藏其中的类似形体时,有时我们不晓得自己只是在凝视我们自己的倒影。
这本书写实却也有趣。作者仿佛为了试图抓住读者的心一样,总在每一章的最后留一点细小的钩子,勾着人往下看去。在近年看到的历史类著作里是很难得的。
面对死亡的人
年鉴学派的一部大作。其涉及从法国中世纪开始,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止。这种研究最有趣的就是告诉我们一个概念本身可以经过多少种演变。死亡,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然而人们对于它的态度却始终变换着。有时候我们从现代人的经验出发,竟会觉得古代的死亡难以想象。在这种种描述里我最喜欢的反而是中世纪早期史诗中的死亡:英雄知道自己即将离世,因而可以从容地道别,在那个时刻来临的一刻升上天国。那之后的历史中,人们失掉了这种预知死亡的从容,而被其他种种情绪和经验所取代。
手帖:南朝岁月
这本书本身就很美。
蒋勋的散文看得不系统——说起来散文这种东西也并不适合系统地看,看多了总有一种要噎到的感觉。手帖本身即是生活片段,用散文的载体讲解,很适合睡前翻两页,在古帖图像和文字之间寻求一点闲趣。
煮海时光:侯孝贤的光影记忆
其实是为了看聂隐娘先做的一点功课。(然而到现在也并没有看)这访谈最有趣的是侯孝贤对于理论的规避。每次访谈者试图问他镜头的含义或者寓意,他总是简单地说,没什么理由啊,这样拍好看。这倒是很中国的一种表达方式,因为不说什么,所以都在那里了。
从某一个角度,到另外一个角度,我对那个没兴趣。我不想有那个角度。我感觉还是直觉最好,保持人跟影像的一种直接。不要弄那些有的没的,因为深度隐藏在表面,人呈现的就是一种表面。
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
大概大学者都有类似之处。比如胡适在哈佛的日记里天天忏悔打牌,马林诺夫斯基这位人类学鼻祖就天天痛苦看小说的事:不,今天不能再看小说了,结果第二天又看了小说。
有自省才有努力?
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真幌站前番外地
F先生推给我多田便利屋看,我懒得看剧,直接找小说来看。小说恐怕比单元剧的散漫更有些脉络。读这两本小说的时候正在日本,似乎好像更能理解那种冷漠表面之下的温情。
不过小说里面的多田是个大块头,瑛太可不是啊。